海洋管道包括海底油、气集输管道,干线管道和附属的增压平台以及管道与平台连接的主管等部分,作用是将海上油、气田所开采出来的石油或天然气汇集起来,输往系泊油船的单点系泊或输往陆上油、气库站。

 
与陆上管道相比,海洋油、气管道的输送工艺基本相同,但是因为海洋管道工程在海域中进行的,施工方法则与陆上管道线路工程不同。同时,油气管线还具有输运量大、稳定和很少受气候影响等优势。不过,在海底油气管道不断延伸的同时,海底油气管道破裂引起的事故和污染在国内外都呈上升趋势。
 
       油气管线破裂原因大致可归类为:物理损伤(铺设不当或焊接不当造成的缺损)、机械损伤、管线材质缺损,材料疲劳和管线内外表面腐蚀等;恶意和故意破坏的第三方损害;不可抗力和外界条件变化,如地震或海床支撑坍塌。
 
       海底油气管道破裂虽易发生在管线的登陆点和浅海滩涂,但具体地点往往具有不确定性,加之目前的检测手段无法保证第一时间探知油气管线破裂,导致一旦发生破裂溢油量较大。
 
       油气管线破裂引起的溢油污染程度,取决于管线损害的程度、流体的天然属性(可压缩天然气还是不可压缩的石油产品)、油气管线的尺寸、截止阀的位置、油气管线的水下路径、作业者应急动员效率以及泄漏检测水平的高低。
 
       据统计,全球海底油气管道破裂的原因主要是第三方损害,约占事故原因的50%~60%。比如在我国渤海,海底网管密布,水面则是进出各港湾的航道、鱼汛期集中作业的水域,存在其他用海者误操作的客观条件,也存在极少数人铤而走险钻孔盗油引发溢油事故。所以海底油气管道需要企业和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和监督,以减少破裂可能性。
 
      在海底油气管道破裂中,泄漏检测水平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也是能否及时堵漏、进行海上收油的前提条件。管线所有者应严格执行定期巡检制度,并提高泄漏检测和监测能力,提高检测和监测设备的水平。
 
      另外,海底油气管道的所有者还应提供管线有关的全部信息,包括铺设线路图、详细的风险段和紧急事故发生时的应对距离等。
 
       就象路面上的交通事故一样,不管如何预防,海底油气管道破裂事故都难免会发生。这时,最重要的是适时根据事故级别,迅速实施相应的应急响应计划,把影响降到最低程度。海底油气管道的作业者无疑是应急响应计划的主要实施者,在事故发生后要控制事故现场,提出实际发生情况和潜在后果的评估,与有关主管部门、应急组织及受影响大众的民间团体及时通报事故进展,采取减轻环境损害的措施,提出恢复管线正常开通的条件并实施等,努力将油气管道破裂的损失降到最低。
 
 
  津ICP备06011017号-1 | 版权所有:天津北方石油有限公司 法律相关|石油知识  
天津网站设计制作:奔唐网络